□通讯员冯瑶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
“突发意识障碍,查体瞳孔不等大,右侧巴氏征阳性”“和家属沟通先采取溶栓”……7月底的一天凌晨,4:20,江苏省中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微信群里,一场脑卒中的紧急救援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。经评估,值班医生立即为患者采取了溶栓治疗,这是该中心收治的又一例脑卒中患者。据悉,气温走高之后,该中心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。专家提醒,高危人群夏季要高度重视“热中风”,谨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。但如果出现头晕乏力,如何区分是中暑还是“热中风”呢?
高温成脑卒中“帮凶”
脑卒中,中医称之为中风,包括缺血性脑卒中(脑梗死)、出血性脑卒中(脑实质出血、脑室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)。中风可导致脑血管受损或脑组织损害,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75%—90%,出血性脑卒中占10%—20%,是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。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吴明华主任中医师介绍,中风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系,特别是秋冬季是中风发病的高峰期。然而,近来临床发现,夏季中风发病率也越来越多。
炎炎夏日,当我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,却可能忽略了一个隐匿的健康威胁——“热中风”。“一是夏季天气炎热,气温升高,血压易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,部分高血压患者擅自停药,造成血压大幅度反跳,血压升高。血压波动,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,易诱发脑卒中。”专家解释,“二是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大量出汗,水分补充不及时,很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,血黏度增高,血流缓慢,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,从而诱发脑卒中。此外,夏季室内温差大,老年人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的患者,进出空调房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,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、舒张,出现脑部循环障碍,发生脑卒中。”
牛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之家-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-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